闲暇,看了一篇博文,有收获,以偶得为题。
昨天是2017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,在今天之前我不知道它是个特别的日子。
2005年12月,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,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“文化遗产日”。2016年9月,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,同意自2017年起,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“文化遗产日”调整设立为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。 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“中国文化遗产”。下方采用汉语拼音“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”,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,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“CHINA CUTURAL HERITAGE”或其他国家文字。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,有专家将其命名“太阳神鸟“或“四鸟绕日“。
博文中提到韩国的“端午祭”,2005年11月,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,列入“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”名录。博文中提到韩国和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关注度极高,在此刺激和民众在网络上的活动后,2009年,我国的“端午节”写进了非遗名录。
端午节与端午祭:
时间相同
中国端午节习俗很多,如插艾蒿、菖蒲,吃粽子,饮雄黄酒,戴荷包,五彩线,划龙舟,纪念屈原等。
韩国端午祭没有以上习俗,但是在江陵地区有繁琐的祭祀仪式,祭祀演戏游艺是主要内容。
在我国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节日(56个民族有36个过端午节),而江陵端午祭江陵之外的人已不是很清楚。
评论